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说书先生 > 第58章 贾诩入冀州

第58章 贾诩入冀州(2/2)

目录

李儒道:文和是一路同行还是先走?现在路上也不安全文和还是和我同行吧,咱们走水路,顺渭水东进,然后转入黄河直到黎阳,

贾诩道:就依文优之言。李儒又道:家眷是否派人去接?贾诩道:不必了,诩早有安排,俩子现在武威很好,我已经派人送信给他们了,不会有事。

李儒道:哪咱们何时起程?张济会不会追?应该不会,不过诩已经给他留了封信,他见信后应该不会追,不过以防万一我就化妆成你的亲兵吧,只要上船就安全了。

当第二天贾诩化妆成李儒亲兵出了长安城,其实贾诩在长安是自由的,只不过怕张济不肯放人而已。

当张济收到贾诩的信,说是去关东游历一下,并且告诉他长安不可久留,如果没地方去可以先取南阳,现南阳袁术去了寿春,南阳空虚一战可下。然后和刘表结盟,让刘表提供粮草帮他看护荆州刘表必会同意。看到这封信张济是很无奈,贾诩已经走了,追不回了,就算追回也没用,心不在这人回来有什么用?何况贾诩还教他条生路,取南阳联盟刘表。

张杰考举取士在天下激起轩然大波,虽然很多人不屑一顾。但对寒门士子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毕竟布告上说得很明白,考上就授官,寒窗苦读不就是想举孝廉为官吗?

可举孝廉大难了,没有人举荐是不成的,可举荐的人都是世家子弟,寒门子弟能当个小吏就算不错了。一时间前往邺城的读书人曾加好多,而武举也同样,只要考取武进士就授武官,同样对有武艺之人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士子来到邺城,由于是第一次,张杰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来考试,再说这个年代的读书人本来就少,为了吸引更多人来考试,张杰原本想来,只要不是傻子肯拜他为主公,只要是个识字的就要,这年代识字就可以做很多事了。

他还打算收些识字的去士兵中当学习教员。所以这次考生录取效率会很高的。

为了怕寒门士子没钱住店,张杰干脆让那些寒门士子住到书院,只要说是来考举的就安排住宿,搞了蔡邕是大不高兴,但张杰给他当主考官,他又屁颠屁颠的忙前忙后。谁都想做这些将来也是官员的老师嘛。

当审配报告说有近千人报考了,张杰还是蛮高兴的,在这个年代一个县也没多少读书人,能有一千人就不错了,这年代的书都是竹简,贵得很,一般人没几个买得起。

所谓寒门子弟其实也不全是穷人,穷人饭都吃不上哪会读什么书。这年代寒门大多是家道中落,有些是世家的妾室所生,有些是小地主,有些是商人有钱了买些地装成小地主。按后世来说,都算得上是中产阶级。真正穷佃农很少有识字的。

张杰怕有些人比较远一时到不了邺城。所以道:再等十天,你把考试场地点,纸张,笔墨都准备好,一般考生会带笔墨,但也要做好有些考生没带。

又道:多杀些牲口,让士子们吃好点,不要怕花钱,咱们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冀州重视人才。

正南你想过没有,如果咱们能取得一百个正真能当县令之才,那咱们等于多了一百县令的支持,这意味着咱们拿下幽州之后可以全换成支持咱们的人。你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代表咱们每打下一个地方就能控制这个地方,每年考一次,明年来的人就更多了,而今年没考上的,回去也会发奋图强读书。用不了几年咱们就能培养一大批官员,到时候何愁大事不成?

三国之说书先生 p

p三国之说书先生 61109dexhtlp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