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一切请维持原样进行(1/2)
光听这个名字就有一定的神秘色彩,然而其实质不过是一座极为陡峭的高山。相比其他高山的独特之处仅在于其顶部的地形。
整片山顶相对平缓,但却有一侧极其险峻陡直,就像被利刃截断似的。
也先并未让人搀扶自己,而是带着身边十多个亲近的随从一步步缓缓向上攀爬。
同时,他还带着那位“已逝”的大明皇帝——
朱祁镇一同向上登山。
与身材魁梧如牛般的也先形成对比的是,朱祁镇长期沉浸于享乐生活之中,就算没被这样玩死也算是御医们的高超医术保住了性命。日常出行都要靠别人抬着,基本没有走过几步路。
多走几步就可能累得气喘吁吁,更别说是登山,而且是攀登如此崎岖险峻的高峰。
若非有两名士兵在一旁搀扶着他,朱祁镇恐怕早已体力耗尽,直接从山坡上滚落山脚了。
"呵呵,七十七年...整整七十七年啊......"
"我大元跟大明争战不断,已经足足过去了七十七年未曾获胜!”
“幸亏有你,有你这么一位皇帝在,才让我瓦剌又赢得了一场胜利!”
也先冷冷斜瞄了下边狼狈不堪的朱祁镇,他脸上的笑容愈发狰狞扭曲。
就在这一刻,眼前豁然展现开阔景象——
他们终于登上了山顶。
两位士兵随意松开搀扶的手,朱祁镇像个失去生命力的麻袋一样直挺挺瘫倒在地,大口喘息着。他的龙袍早已沾满泥土与灰尘,失去了原有的尊贵气息。
而也先注视着远方连绵不断的云海,眼神有些恍惚。他下意识地抬起手臂指向京城方向,然后狠狠攥紧拳头:“最多三天,我们就能兵临大明京城脚下!”
“最多三天……”
望着渐渐东升、光芒四射的骄阳,也先的表情突然间更加凶悍残暴。此刻孤军深入敌军腹地并进攻坚若磐石的北京城,这种行动如果从军事层面来看无疑是个极端危险而又缺乏理性考量的决定。但是如今...
现在,在也先心中升起一种强烈信念——
或许真的存在重现当年成吉思汗荣光的可能性!
相隔千山万水之间,朱祁钰对发生在天柱山上的那场波澜壮阔的故事浑然不觉。
对于这些事情,他也没有太多关心,反而全心专注于打造全新结构形式下的炉体设计方案之上。
这一次设计,朱祁钰不仅添加了一个专门用于辅助加工的小型熔炉模型出来,并且还优化改进风道系统布局设计。其中最为关键突出之处在于:他自己亲力亲为构想创造出一把独特的鼓风装置扇子。这把鼓风风扇可以自动吸取外面冷却空气进入内部空间,然后再将其定向引导推送至核心高炉区域部位。
这项创新思维创意是经过他长时间深思熟虑回想总结自身前世积累下来的相关文献资料后所提炼形成的结晶之作。
然而实际效果到底如何?目前仍是未知之数。
随即,朱祁钰当即指令负责执行任务的专业工匠师傅们以最高效率争分夺秒赶工生产制造实物成品雏形。交代完之后自己转身去忙理应处理其它各项要务政务事项。
转眼到了第二天一早...
几位技术工匠按照预定计划通宵达旦连夜赶制完成了第一代初步试验样品雏形作品,紧接着带着成果前往郕王府汇报演示情况。
朱祁钰亲自验看过所有相关环节组件部分,再细致安排部署把那些零件逐渐嵌套组装融合进新型改良版主炉整体构造之中。本来今天打算将大部分时间精力投入在此处进行大规模全面实测验证改进升级工作。但恰在此时意外状况发生——
于谦突然来访敲开了府邸大门请求拜见。要知道这位资深大臣平常轻易不轻易登门拜访,除非有着特别重要紧急重大之事需要讨论商议才行。
当知道对方到来目的原因瞬间明白过来:原来是想邀约邀请皇帝御驾亲征一同前往前线战场实地勘察督战!于是马上停下手中正在忙碌事务迎出大堂外隆重接迎接待。
两人一边缓步朝着内室书房位置移动走去交流谈话途中,中途忽然停止脚步。只听见朱祁钰略显疑惑询问:“于爱卿所说之意是希望朕能够随同大人一起奔赴最前方阵地吗?”
于谦点头默认表示同意确认。
"目前备用作战部队包括备倭防御力量在内地总人数大约六万人整已按照指定顺序井然有序调动补充进京城驻扎营地,分配到各大分别安顿完毕。同时我还依照之前陛下审慎考量过制定发放下来的人员清单表单指示命令操作规程严格执行贯彻下去落实执行。以新老兵配比方式结合组建起训练框架体系来。预计再花费几日功夫培训指导操练,到时候就会收获可观成绩效果呈现出来给大家看。"
而现在正是宏观战略部署关键时刻决策指挥阶段启动之际..."
陛下平日里对于各类武事军机兴趣深厚浓厚。既然当下正好处于闲暇空余时刻间隙之中,那么不妨就此顺势陪伴协助本官一道亲身躬临体验观察视察一番整个运作流程详情!”
听到如此盛情邀约,朱祁钰自然是毫不推辞欣然接受同意陪同前行!更加期待能有机会亲眼见证到究竟于爱卿是怎样运筹帷幄巧施妙手布置安排整个庞大战争机器协调运转起来的具体过程究竟为何!
即便到时候无法亲自行事,只能站在一旁观看,也定能学到许多宝贵的经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