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1/2)
经过连续半月的走访,王建业和厨师团队收获颇丰。
他们发现,南通人不仅早餐喜欢吃面食,而且对于鲜甜口味的偏好贯穿一整天的饮食。
看着手中记录得密密麻麻的本子,王建业心中有了主意:“咱们把徐州辣汤改良一下,改成鲜甜口味,再搭配上现制的蟹黄包,说不定能打开市场。”
厨师长听了,有些犹豫:“王老板,可这辣汤的传统口味改了,还是徐州菜吗”王建业坚定地说:“要想在这里立足,就得做出改变。
我们要在保留特色的基础上,迎合当地口味,这才是生存之道。”
在店里的厨房里,一场菜品改良的“战斗”打响了。
厨师们围在锅台前,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改良的方案。
“辣汤里咱们把辣椒和大量的盐减少,加入鲜美的虾籽、蟹粉和少量的,提提鲜味和甜味。”
王建业一边说着,一边盯着锅里的汤,眼神专注而期待。
厨师们按照方案一次次尝试,不断调整配料的比例。
经过多次试验,一锅全新口味的辣汤终于诞生了。
王建业轻轻舀起一勺,缓缓送入口中,先是一股鲜美的味道在舌尖散开,接着淡淡的甜味萦绕其中,口感丰富而和谐:“就是这个味道,终于成功了!”他兴奋地喊道。
蟹黄包的制作也经过了精心改良。
选用南通当地新鲜的螃蟹,蟹肉蟹黄饱满肥美。
厨师们将蟹黄与新鲜的猪肉馅巧妙融合,加入适量的葱姜汁去腥,还特别调制了一种鲜甜口味的酱汁,在包子蒸熟后刷在表面。
当第一个蟹黄包出锅时,金黄的外皮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咬一口,汤汁四溢,鲜甜的味道瞬间在口中绽放。
不仅如此,对于徐州特色的把子肉,王建业也下了一番苦功夫。
经过不断的尝试,他们决定改用南通本地的酱油慢炖把子肉。
这种酱油颜色浓郁,味道醇厚,带着一丝天然的甜味。
炖煮过程中,王建业还让厨师加入当地新鲜的笋干,笋干独特的清香和鲜甜完美融入到肉中,中和了原本的厚重咸味。
新菜品推出的那天,王建业早早地站在店门口,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店里重新布置了一番,干净的餐桌铺上了崭新的桌布,墙上多了一些南通本地的风景装饰画。
服务员们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进店的顾客:“欢迎光临,今天我们推出了全新口味的菜品哦,快尝尝!”起初,顾客们将信将疑。
一位头发白的南通老大爷走进店里,看着菜单上的新菜品,皱着眉头问:“你们这改良的徐州菜,味道能行吗别还是那么咸啊。”
王建业笑着回答:“大爷,您放心!我们专门为南通的朋友们做了调整,保证合您的口味。
您就尝一次,如果不满意,这单我请!”老大爷被王建业的诚意打动了,点了一份改良后的辣汤和一个蟹黄包。
当菜品端上桌时,老大爷先是闻了闻,一股浓郁的鲜美气息扑面而来:“嗯,闻着还挺香的。”
他轻轻咬了一口蟹黄包,汤汁顺着嘴角流出,鲜甜的味道让他眼睛一亮:“哎呦,这包子味道真不错,跟以前吃的还真不一样。”
接着又喝了一口辣汤,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这辣汤也好喝,鲜得很,一点也不咸了。”
随着越来越多顾客的尝试和认可,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了。
南通本地的食客们纷纷慕名而来,店里渐渐热闹起来。
起初还是三三两两,后来人越来越多,门前开始出现排队的现象。
王建业站在店门口,看着排起的长队,心中感慨万千,眼眶微微湿润:“终于成功了,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王建业没有满足于现状。
他深知要在南通长期立足,不仅仅是菜品改良就足够了,还需要深入了解南通的文化,将徐州和南通的文化更好地融合在餐馆经营中。
王建业开始积极参加南通当地的文化活动,去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民俗和传统艺术。
在一次南通地区的民俗展览会上,他看到了精美的蓝印布,那些质朴而富有韵味的图案深深吸引了他:“如果把蓝印布的元素运用到餐馆装修中,一定能让顾客更有亲切感。”
回到店里,王建业与设计师沟通,将店内的部份装饰换成了蓝印布做的窗帘和桌布。
墙壁上还挂了几幅展现南通水乡风光的油画,与徐州的风景画相得益彰。
这样一来,店内既保留了徐州的豪爽质朴,又充满了南通的温婉秀丽。
在服务方面,王建业也要求服务员们了解南通的方言和习俗。
他专门请来了当地的语言老师,教服务员们一些常用的南通方言。
“您好,欢迎光临,今朝想切嗲(今天想吃点什么)”服务员用不太熟练但充满热情的南通话招呼着顾客。
随着文化融合的深入,顾客们对餐馆的认同感越来越高。
有一次,一位南通本地的作家来到店里用餐。
用餐结束后,他感慨地对王建业说:“王老板,我以前对徐州菜不太感兴趣,但你们不仅把菜品改良得符合我们南通人的口味,还在店里融入了这么多南通的文化元素,这真的很难得。
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家餐馆,更是徐州和南通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
听到这样的评价,王建业心里暖暖的:“感谢您的肯定,我希望通过这家店,让南通的朋友们了解徐州,也让徐州的文化和南通的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
然而,生意火爆的同时,也引来了一些同行的嫉妒。
周围有些餐馆为了竞争,暗中使用一些不正当手段。
比如有的餐馆恶意降低价格,试图抢夺客源;还有的在网上发布一些不实的言论,抹黑王建业的餐馆。
王建业面对这些挑战,并没有慌乱。
他坚信只要坚持品质和文化特色,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我们不能被这些负面的东西影响,只要我们的菜品始终保持高质量,文化融合做到位,顾客最终还是会选择我们的。”
王建业在员工大会上坚定地说。
为了应对价格竞争,王建业与供应商协商,在确保食材品质的前提下,降低采购成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