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我不是袁术 > 第385章 趁着我还年轻

第385章 趁着我还年轻(1/2)

目录

第385章 趁着我还年轻

一心会员的很多工作都是要接触平民的,目前绝大部分一心会成员的官职都是基层职位,接触平民更多。

当同一个人先后两次以不同身份出现在同一群平民面前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尤为明显。

这一点贾诩和程立都深深的感觉到过。

所以包括他们两人在内,越来越多的一心会员都更愿意彰显自己一心会员的身份,以这个身份作为自己的代表性身份。

自然,在官员群体当中,他们就更是有如此的倾向,一心会员会大规模抱团,传统官员与他们之间的相处会出现很多意见上的不一致,乃至于价值观上的分歧。

但是因为一心会员背后站着的是袁树,所以传统官员在这种价值观上的分歧方面是居于弱势地位的。

种种情况综合起来,导致了目前这个比较有趣的现象,而随着袁树歼灭四十万鲜卑人的消息传回来,这种现象便更加明显、广泛了。

越来越多的人想要进入到一心会里面,心学在雒阳讨论热度和传习热度已经超越了所有今文经典和古文经典,连带着《孟子》相关的学术讨论也变得越发的火热。

甚至已经有人开始提出是不是应该把《孟子》这本书也给纳入到儒家经典体系当中,成为一本“经”。

这样的讨论一经出现,基本上就意味着一场文化和思想领域的变革已经无法扭转,距离心学登堂入室之日,或许已经为时不远。

而这一切,在袁树领兵凯旋、返回雒阳的消息传回来之后,都退居次要位置,袁树回归成为火热的头版头条,那一日,万人空巷便是雒阳城内外的最好写照。

从官员到平民,几乎每个人都在谈论这件事情,更有甚者听说袁树要经过某地,便拖家带口前去“瞻仰”袁树的容颜,好像看到袁树一眼都能沾到他身上的贵气一般。

袁隗作为当朝司徒,亲自持节迎接袁树,然后与袁树说说笑笑,欢喜无比的回到了雒阳城。

他们一路走,道路两边全是赶来观看的雒阳居民,于是袁树干脆就把俘虏们都给拉出来展示,把檀石槐为首的鲜卑贵族们拉出来展示,让所有人都看到威风凛凛的大汉天兵与畏畏缩缩垂头丧气的鲜卑战俘。

檀石槐是被关在囚车里的,关押他的囚车上还特意插了一杆旗帜,上面写着“此乃贼首檀石槐”几个大字,让人们知道他的身份,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面如死灰的废人就是曾经不可一世的檀石槐。

如此,观看的人群更加热切,场面更加欢欣,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人们的欢呼之声。

望着此情此景,与袁树并驾齐驱的袁隗也是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以及,深深的感慨。

“子嘉,当初你说你要成就一番伟业,要覆灭鲜卑,我虽然支持你,但是心中也是怀有疑虑的,鲜卑人强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那么多精兵猛将都拿他没办法,更何况是你呢

可我万万没想到,你居然真的能创下这番伟业,你居然真的能把檀石槐打败,把鲜卑覆灭,只能说,我和你父亲都有些小看了你,你的才能远非我们这种凡俗之人可以想象啊!”

袁树听了袁隗的话,只是轻轻笑了笑。

“叔父,世人都在乎天命所归,可我偏偏相信事在人为,很多事情不是做不成,而是不愿做、不敢做,畏首畏尾,不敢承担责任,所以才有诸多困境。

这世间有才能的人太多了,高祖以一县的人才创立大汉基业,足可见到大汉之人才济济,可为什么大汉国势却是江河日下呢无非是有那份勇气和决心的人越来越少了。

此番我能成功,便意味着我之前的所有规划都是很有可能成功的,此番归来,除了过节团聚和献俘之外,便是向父亲请求,把幽州军政也交给我,由我来整顿。”

袁隗闻言,稍微愣了愣,略有些惊讶。

“子嘉,鲜卑已经覆灭,贼首都被擒拿,北方边患已经所剩无几,你还不打算回雒阳来吗”

袁树摇了摇头。

“叔父,边患还没有被完全解除,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果以为一战获胜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北方边患就永远无法得到解决,这个错误,前人已经犯过了。

前人以为消灭了匈奴,结果匈奴人内部分裂,南匈奴内附,北匈奴还在继续为祸,北匈奴被消灭了,草原上的空档又被鲜卑人占据,鲜卑人又成为巨大的忧患。

那么同理,如果我们消灭了鲜卑人而不去管理草原,那么很快,乌桓人,羌人,乃至于南匈奴人,他们就会去占据草原,然后发展壮大,继续成为我们的边患。

所以归根结底,忧患在草原,我们不去占据、管理,那么水草丰美之地就注定会成为下一个强敌的领土,边患将永远没有解决的可能,叔父,您说我能坐视不理吗”

袁隗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摇头。

“子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想过那么多,也看不了那么远,或许有些事情我们这些人已经办不到了,只有你们这群年轻人才能办到,我们终究是老了,不喜欢再折腾了……”

“麻烦一直都在,可年轻人总是代代不绝,就算我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还是会有以后的年轻人来解决这些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