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 第420章 大军出征,郑芝龙顺势而为

第420章 大军出征,郑芝龙顺势而为(1/2)

目录

朝廷大军在制定了新战略之后。

整个大明王朝的军事体系,如同被打了鸡血一般。

立刻以雷厉风行的态势运转起来。

而且文官也没有人反对此事。

因为自从朱慈烺登基之后,每次打仗都会有所收获。

简单来说就是越打越富有。

这种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虽然会耗费大量的钱粮。

但是往往收获会更加的丰厚。

至于军方的人员的话,从上到下更没意见,因为这是他们立功的好机会呀!

所以大家都非常的积极。

甚至在听到消息之后,各大兵团都纷纷申请出战。

而朝廷的战略安排要考虑实际情况。

这一次大明水师出动的兵力也很多。

大明水师,作为大明海上力量的中流砥柱,目前拥有六支精锐的舰队。

另外还有负责后勤运输的船队。

还有就是蒸汽动力的战船战舰,目前在各大舰队当中已经占据了百分,占到了百分之二十几的比例。

这使得大明水师的战斗力更加恐怖。

而在这一次的大战当中,水师舰也被赋予了至关重要的使命。

李岩这位身经百战、智勇双全的将领。

将亲自统领第一舰队出战。

虽然现在的李岩,看起来只是第1舰队的指挥官,跟其他舰队的指挥官平起平坐。

但是他可是大明第1支舰队的统帅。

后面扩编的其他舰队,都是从第一舰队分编出去的。

所以他在大明水师当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将是此次出战的几支舰队的总指挥。

李岩站在旗舰的船头,目光坚定地凝视着远方,仿佛已经预见了即将到来的战斗。

在他的带领下,高万兵的第四舰队和余秋礼的第五舰队紧密相随。

这三支舰队宛如三把锋利的长剑,与黄得功所率的第四兵团以及周遇吉的第五兵团相互配合,从海路出击,目标直指中东地区。

那庞大的舰队在无垠的海面上破浪前行,风帆高高扬起,遮天蔽日。

葡萄牙所谓的无敌舰队,估计其规模也就不过如此了。

海风呼啸着吹过,旗帜猎猎作响,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大明水师的磅礴气势与坚定决心。

与此同时,孙维藩率领的第八兵团,如同忠诚的卫士一般,继续驻守南洋诸岛。

南洋诸岛地理位置关键,是大明海上贸易与势力延伸的重要节点。

那些地方刚刚被拿下。

很多土着对大明朝廷没有任何归属感。

因此就要有野战兵团驻守才行。

他们需要镇压各地的叛乱,清剿残余的敌人。

顺便还要配合的,当地华人和行政方面的人员在当地寻找矿产,搞开发,搞种植等等。

同时也是为了防备袋鼠大陆的敌人搞事情。

大明水师一个舰队的兵力,比一个兵团的兵力还要多。

海路出击的三个舰队和两大兵团,加起来就有七八十万人。

而这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

陆地上出动的大军同样也不少。

曹变蛟的第六兵团、博尔济吉特·古禄格的第23兵团、周文斌统领的第2兵团,以及马祥麟带领的第七兵团。

全都接到了出战的命令。

这四大兵团从中亚行省,犹如猛虎下山般迅猛南下。

再把哈萨克汗国变成中亚行省之后。

带着不同任务的商队就频繁的南下,去路头那边跟他们做生意。

加上有着粗略的地图。

经过那些商队人员的进一步探查和了解,把欧派克地区的地形地貌都了解的差不多了。

所以朝廷大军有着明确的前进路线,有着精准的进攻目标。

同时工程兵快速跟进。

在戈壁沙漠上修公路其实还是比较容易的。

所需要的水和水泥以及其他材料,源源不断的从后方顺着公路运送过来。

戈壁滩上在预定的路线上稍微平整一下,然后铺上一层水泥砂浆,道路两边再用水泥砂浆弄起一道坎,每隔一段距离在弄一个路标。

等到水泥砂浆都干燥凝固之后,简易的水泥公路就算搞定了。

沙漠里面的话要更费事一些。

那主要是涉及到路基的问题。

不过大明朝廷的工程兵对此已经比较有经验了,因为他们在中亚行省境内已经修了很多的道路。

自然遇见了不少的沙漠地带。

四大兵团的将士在前面不断进攻。

工程兵则在后面不断的修路。

人手和材料都充足的情况下,沙子碎石又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

修建简易水泥公路的速度很快。

而只要把交通干线给修出来了。

那么无论是朝廷大军还是来往的商队,以及后勤部队等等。

即使遇到了大风暴被吹上了,只要找到了水泥公路,那就不怕迷路了。

为了应对沙漠戈壁上的大风暴。

每隔几十里的路程,就会修建一排坚固的安全屋。

遇到了风沙就可以进去避一避。

同时这也是巡逻队日常歇息的地方,并且兼具了驿站的功能。

简单来说就只有点像后世的高速服务区。

在进攻中东地区的时候,后勤补给显得尤为重要。

深刻的体现了打仗就是打后勤这句话……

高效而充足的后勤供应,先进而火力强大的武器装备,加上斗志高昂的将士们。

这一次准备占领石油产区的大战,根本没有什么悬念可言。

总共100多万大军水陆并进。

将会以最快的速度结束这场大战。

随后才好很可能出现的变故……

……

除了对石油产区主动出击之外。

朱慈烺既然已经意识到了有变数出现,那他肯定还要做别的安排。

英国公张世泽统领的第三兵团,协同李过的第18兵团、李来亨的第十九兵团、刘文秀的第20兵团。

再加上耿仲明和孔有德的兵团,这六大兵团则肩负着向西向北推进的重任。

他们的目标是伏尔加河、叶尼塞河与鄂毕河的上游。

这是要为进攻沙皇俄国做准备了。

朱慈烺不可能等着对方杀过来的。

从各种情况来看,形势已经完全变得不一样了,所以他不会给敌人足够的准备时间。

这六大兵团北上占据了战略要地之后。

会抓紧时间展开造船工作。

工匠们在临时搭建的造船厂内日夜劳作,斧凿声、锯木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紧张而激昂的劳动之歌。

可以预见的是,一艘艘战船在他们的巧手下逐渐成型,仿佛在积蓄着即将爆发的强大力量。

同时水泥公路也会修到那些地方去。

之后只待时机成熟,明朝大军便可以顺流而下,直捣沙皇俄国的腹地,给予敌人沉重的打击。

另外,孙少林统领的第2舰队与陈忠跃指挥的第6舰队。

也要去执行一项更重要的任务。

他们将会先前往扶桑地区。

到那边短暂的休整一下,带上袁宗弟跟尚可喜的一部分兵力,以及大量的高丽仆从军,还有扶桑仆从军。

随后顺着北令海峡附近向印第安州进发。

朱慈烺感觉种种迹象表明,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印第安州。

很可能隐藏着诸多变故背后的黑手。

朱慈烺期望这两支舰队能够深入虎穴,如同两把锐利的匕首,直插敌人的心脏。

搞清楚北印地安洲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如果真的和他猜想的一样。

那么接下来的战略大方向,就要做出一定的调整了。

印第安洲将会成为大明朝廷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如此一番部署之后。

大明水师的六大舰队,便只剩下耿道明的第3舰队留在东部沿海。

大明朝廷如此大规模、全方位且动静巨大的军事调动。

自然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根本无法逃过主要敌对势力的探子。

沙皇阿列克谢一世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深知大战已然迫在眉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