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哪吒斗张奎 袁洪下山(2/2)
子牙环视众人,神色威严,高声问道:“刺客从哪里来?”杨任匆匆进帐,启禀道:“张奎提刀在地下径进辕门,弟子故敢击云板报知。”
子牙大惊失色,脸上血色尽失,喃喃自语道:“昨日哪吒已把张奎烧死,今夜如何又有个张奎?”
杨任镇定自若,伸手指向帐外,说道:“此人还在此听元帅讲话。”子牙惊疑未定,一旁的杨戬上前一步,抱拳道:“候弟子天明再作道理。”
就这般,周营里乱了半夜。张奎见营中戒备森严,情知此次行刺不得成功,只得悻悻回去。杨任凭借那只神眼,只看得地下张奎走出辕门,仍不放心,一路跟随,直至送张奎至城下方回。
当时,张奎进城来至府中,高兰英早已等候多时,见他回来,急忙问道:“功业如何?”张奎只是摇头,一脸沮丧,叹道:“利害,厉害!周营中有许多高人,所以五关才势如破竹,不能阻挡。”
遂将进营行刺的事细细说了一遍。高兰英听后,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既然如此,可急修本,径直往朝歌请兵协守,不然孤城岂能阻挡周兵?”张奎从其言,不敢耽搁,忙修本差官往朝歌而去。
且说张奎修本往朝歌城来,差官一路快马加鞭,渡过黄河,前至孟津。此地有四百镇诸侯驻扎人马,差官深知任务艰巨,潜踪隐迹,小心翼翼地前行,一路倒也平安无事,至馆驿中歇了一宵。
次日,将本送至文书房投递。那日看本的乃是微子,微子接过本子,展开一看,顿时脸色大变,忙入内庭。只见纣王正在鹿台上宴乐,美酒佳肴摆满一桌,歌姬舞女环绕四周,一片歌舞升平之象。
微子至台下侯旨,纣王宣上鹿台,微子行礼称臣毕,王曰:“皇伯有何奏章?”微子曰:“武王兵进五关,已至渑池县,我军损兵折将,莫可支撑,危在旦夕。
请陛下速发援兵,早来协守,不然臣惟有一死以报君恩。何况此县离都城不过四五百里之远,陛下还在此台宴乐,全不以社稷为重。孟津现有南方、北方四百诸侯驻兵,候西伯共至商郊,事有燃眉之急。
今见此报,使臣身心加焚,莫知所措。愿陛下早求贤士以治国事,拜大将以剿反叛,改过恶而训军民,修仁政以回天变,庶不失成汤之宗庙也。”
纣王闻奏,大惊失色,手中酒杯差点掉落,瞪大了眼睛,惊呼道:“姬发反叛,而今已侵陷孤之关隘,覆军杀将,兵至渑池,情殊可恨!孤当御驾亲征,以除大恶。”
中大夫飞廉见状,上前一步,奏曰:“陛下不可。今孟津有四百诸侯驻兵,一闻陛下出军,他让过陛下,阻住后路,首尾受敌,非万全之道也。
陛下可出榜招贤,大悬赏格,自有高名之士应求而至。古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又何劳陛下亲御六师,与叛臣较胜于行伍哉?”
纣王闻言,觉得有理,点头道:“依卿所奏,速传旨悬立赏格,张挂于朝歌四门,招选豪杰,才堪督府者,不次铨除。”此令一出,四方哄动,朝歌城内万民日受数次惊慌,人人自危。
只见一日,来了三个豪杰来揭榜文,守榜军士见此,不敢怠慢,随同三人先往飞廉府里来参谒。门官报入中堂,飞廉道:“有请。”
三人进府,与飞廉见礼毕,言曰:“闻天子招募天下贤士,愚下三人自知非才,但君父有事,愿捐驱敢效犬马。”
飞廉见三人气宇清奇,心中暗自赞许,就命赐坐。三人却甚是谦逊,连忙说道:“吾等俱是闾阎子民,大夫在上,子民焉敢坐?”
飞廉笑道:“求贤定国,聘杰安邦,虽高爵重禄,直受不辞,又何妨于一坐耶?”三人告过,方才坐下。
飞廉又问道:“三位姓甚名谁,住居何所?”三人将一手本呈上,飞廉接过,仔细观看,原来是梅山人士,一名袁洪,一名吴龙,一名常昊——此乃梅山七圣,先是三人投降,以下俱陆续而来。
袁洪者乃白猿精也,吴龙者乃蜈蚣精也,常昊者乃长蛇精也,俱借袁、吴、常三字取之为姓也。飞廉看了姓名,随带入朝门来,朝见纣王。
飞廉入内庭,天子在显庆殿与恶来奕棋,当驾官启奏中大夫飞廉候旨,王曰:“宣来。”飞廉见驾,奏曰:“臣启陛下,今有梅山三个杰士应陛下求贤之诏,今在午门侯旨。”纣王大悦,传旨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