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1/2)
第226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
虽然林如海在扬州掌握着盐务,但盐税可不是进了他林家的库房。
而且江南甄家虽然管着的织造,但暗地里在盐务上做手脚最多的,就是这个甄家。
甄家一定程度上,不过是太上皇的钱袋子。
父子俩不仅在朝廷上暗斗,地方上也争夺赋税。
所以林如海在扬州处理盐务的这些年,实际上功绩并不多。
还和盐商、还有盐商背后的利益集团,闹得有些水火不容了。
要不然原著里,也不会全家就剩下林黛玉一个孤女,其他全死在了扬州。
而且要不是林如海把林黛玉送去京城荣国府,林黛玉一个小姑娘,大概率也活不长。
但这一世,林如海活着,贾敏活着。
还知道了自己一家被人暗算,林如海不报复回去就怪了。
这大概也是皇帝调他回京城的原因之一。
再闹下去,牵连出来的高官越来越多。
甚至涉及到朝堂上的重臣。
要是被人掀开其中的龌龊,出丑的可不仅仅只是盐政背后的利益集团。
大概率还会涉及到皇家的丑闻。
李景孝想到这,不由笑着摇摇头。
政治说白了就是妥协的艺术,不管是太上皇和皇帝,还是朝中的重臣,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有人掀桌子。
既然这样,那就把林如海调走。
至于他想报仇,弄死当初对他家下手的那个人就是。
而且李景孝娶了贾元春,就成了贾敏的侄女婿。
林如海也就是李景孝的姑父。
一个世袭国公的分量,或许在诸多盐商和盐商背后的利益集团眼里。
虽有分量,却不算太重要。
可掌握了兵权、锦衣卫左镇抚司,又是知名的得道高人。
江南盐商等利益集团,再想害林如海,就得面临着李景孝这个权势更大的敌人亲自上场的局面。
既然打又不能打,也不能任由林如海在扬州。
那就想办法把他赶走。
明升暗降的把戏,官场上常见的很。
而且调回京城任职,怎么看都是高升。
皇帝或许也担心,林如海、贾敏夫妻俩要是在扬州再次被人投毒。
那底下人的人心就散了。
所以也顺势调林如海回京。
而且保住林如海的做法,李景孝这个兴国公,肯定会越发坚定的站在皇帝那边。
这比每年多十几万、几十万盐税更重要。
这么想的话,对所有人都是好事。
而且林黛玉回京,李景孝虽然基本上不可能娶她。
更不可能纳她为妾。
但和小姑娘下下棋,赚些经验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一想到锁妖塔里,那头野猪怪随随便便就是1.2万点经验。
李景孝顿时觉得,自己完全没必要惦记一个,过完年才七岁的小姑娘了。
但想是这么想,李景孝心里对林黛玉,到底还是挺在意的。
对元春笑着说道:“稍后让二福飞鸽传书,让金陵那边的锦衣卫派人护送。”
即便被人借势,也没什么好纠结的。
就当是亲戚间互相援手和帮忙。
元春见自家官人这么说,这才放心下来的继续说道。
“林家在京的老宅,多年只有几个老仆在打理着,林家姑父写信回来,也是想求爹爹找人去打扫整理。
二来,念及老太太时常思念妾身那姑姑和表妹,正好回京过年,在老太太身边尽孝。
顺带着,想请官人帮姑姑和表妹把把脉,看看是否有什么隐患。”
李景孝点点头,“行,等哪天你姑姑去拜见老太太时,老爷我带你回去走亲戚。”
元春不由欢喜的忙点头。
秦可卿倒是不介意,甚至还觉得自己的至亲不多,有时候也是好事。
不用感伤分离之苦。
又聊了一会闲话,元春忽然想到什么的又说道。
“对了,官人,林家姑父信里还是说,去年给林家表妹请了个赋闲在家的进士相公,当启蒙老师。
这位先生正好也姓贾,姑父和他多有交谈,对这位先生的才学很是敬佩。
如今姑姑和表妹要回京,那位先生的差事也就没了。
林家姑父便把那位贾先生推荐给了我父亲。
只是那位先生不好和姑姑表妹一同回京,便让贾先生带着姑父的举荐信,提前几日先行进京。
算算时间,应该就这几日便能抵达京城了。”
李景孝一听就知道是贾雨村。
既然扬州的书信,已经寄到了荣国府。
贾雨村走的再慢,也不会慢多久。
而且李景孝相信贾雨村得了林如海的举荐,独自上京城,肯定是快马加鞭。
李景孝点头示意元春继续说。
元春这才接着说道,“父亲看过书信后,让人查了查这位贾先生,有些拿不定主意。
说是虽然信任林家姑父的眼光。
但那位贾先生到底是因为‘恃才侮上,又有贪酷之弊’这才被革职罢官。
而且被罢官之后,不在家静思,却外出游历四方。
有些、有些、、”。
李景孝见元春支支吾吾,知道她不好意思在背后说人坏话。
所以笑着说道,“岳丈大人可是觉得,这位贾先生功利心过重。
外出游历不过是四处寻访和攀附权贵,好重回官场”
元春忙点头,暗道官人如此聪明,一点就通,心里不免骄傲的很。
李景孝哈哈一笑,心里对贾雨村的感观自然很不好。
但想想自己,又摇头感慨一句:“为夫一个道士都逃不过功名利禄、娇妻美妾的诱惑。
何况是寒窗苦读十几载,一朝得中便是人上人。
若想放下功名利禄之心,除非像岳丈一样,享尽人世间荣华富贵才行。”
元春听到这,顿时气急。
娇嗔一声,“官人!!!”。
知道李景孝这是说,自己那亲爹不动人间疾苦,不知世上埋没了多少有才之士。
也只有贾政这种一出生便含着金钥匙,玉钥匙的人,才觉得贾雨村功利心过重。
秦可卿心里虽然想笑,却也知道这时候肯定不能笑,免得惹恼了元春。
李景孝则哈哈一笑,“好好好,是为夫失言了,若说享尽人间富贵,也是宝玉那混小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