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落水救人,姜家人到长宁了(1/2)
第48章落水救人,姜家人到长宁了
“毕竟是酒楼, 不管怎么说,还是得做正事, 酒是少不了的。”
颜士玉注意到李暮歌在看酒,立马解释道。
“嗯,一点儿不意外,上楼去吧。”
李暮歌其实接受良好,就是没见过,所以想要多看两眼而已。
两人从楼梯上去,走过楼梯的时候, 能听见底下人在谈论着此次的盂兰盆法会。
每年中元节的时候, 佛庙都会举办这种声势浩大的法会, 是入乡随俗, 又是一种节日的庆典,李暮歌之前没有参与过, 觉得挺稀奇的。
“他们称呼咱们的中元节为盂兰盆节,听说是音译而来, 本意为解倒悬, 是极苦的含义。”
走入包厢, 坐到了位置上, 颜士玉开始给李暮歌解释盂兰盆节的由来,同时也是没话找话说。
李暮歌到还真不知道,盂兰盆的本意是解倒悬, 估计外面大多数百姓也不知道盂兰盆的意思。
不过知道也没什么用, 节日照样过, 而且大部分人还是称呼今日为中元节。
盂兰盆节估计只有佛教徒, 以及在佛寺前会被提起。
听着颜士玉的声音,李暮歌的思绪逐渐离家出走。
最近她在复盘, 复盘她之前复仇的步骤中,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太好,她打算之后改进一番。
现在她要开始对付荣阳了,荣阳可不是之前她对付的那些小卡拉米,她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来,以免阴沟翻船。
颜士玉不知道坐在对面的李暮歌脑子里装得全是与中元节无关,但又都很阴间的事情。
她继续说盂兰盆节。
“解倒悬其实与传说中的人死后堕入六道有一定关系,盂兰盆,拿这盆盛满美味珍馐,奉于先人,不让他们受饿鬼道之苦。他们一向推崇解救世人,倒是没有脱离初衷。”
李暮歌回过神的时候,正好听见了颜士玉的最后一段话。
佛怜世人,拯救世人。
她从窗户向下看,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大部分是去往佛寺的,他们手上都拎着篮子,篮子里有烧香拜佛的一应物件,还有不少给自家先人的供奉。
“这些年来,民间拜佛的人越来越多了。”李暮歌没什么情绪地说道,像是在阐述事实,又像是在忌惮什么。
颜士玉没琢磨出李暮歌此刻的情绪,斟酌片刻,小心开口,“先帝崇尚佛法,没法子啊,前朝因那些老道直接灭了国,确实得小心些那些老道士。”
颜士玉的话和之前覃韵诗曾经说的话,此刻完成了重叠。
李暮歌觉得,真正害怕道教的人不是皇帝,而是世家大族们。
“我记得有个前朝的皇帝,要死要活的想出家,被朝臣们劝回来三次。”
历史有时候惊人的相似,在李暮歌所在国家的古代,有个皇帝干了同样的事情,那就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三次出家当和尚。
“前朝信的人比较少,鬼神之说,虚无缥缈。”
颜士玉对这些宗教的态度是敬而远之,实在躲不开,那她选择佛。
李暮歌能理解颜士玉对道的排斥。
这些年来出名的道士,要不用长生之术要皇帝的命,要不就直接造反要皇帝的命。
总而言之,道士从很早就开始搞革命了,是坚定的反封建斗士,喜欢顺民的统治阶级不喜欢道士可太正常了。
“许多不打算出家的世家贵女都会选择挂名在道观之中,成为坤道,变为方外之人。”颜士玉说这话的时候,想起了穆盈栀,她好像就是个方外道士,“道观其实也挺好。”
不然想不成亲,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李暮歌听出颜士玉话语里藏着的苦闷了,她有些稀奇地擡了擡眉,“怎么?有人催婚?”
催婚,这个词颜士玉没听说过,但从字面上,也能理解其意思。
颜士玉想了想,点了点头,“催婚,没错,他们就是在催婚!不过不是催我,是催我三姐。”
颜士珍还没成亲吗?
李暮歌微微一怔,仔细想想,好像确实没提过颜士珍成家与否,更没听过颜士珍有没有孩子之类的。
颜士珍今年应该有二十八了,和大公主同岁,放在现代不算什么,放在这里,确实有些大龄了。
要知道大公主的女儿朝阳郡主,今年都已经十二岁了。
李暮歌在心里一算,又觉得不对,大公主成亲时间是不是太早了?
算一算时间,岂不是及笄没多久,便与大驸马成亲了?
“大皇姐十五就成亲了?”
颜士玉不知道话题怎么突然到了大公主身上,她算了一下,发现还真是如此。
“对啊,大殿下成亲的时间好早。”
之前就说过,正常世家贵女出嫁都得到十八九,晚一些的二十也有,刚及笄就出嫁的贵女实在是很少。
大公主身为皇室公主,手握大权,没人能逼迫她成亲,所以她是自己想要那么早成亲的。
这个话题并没有深入,大公主成亲的时候,李暮歌和颜士玉估计才刚学会跑,还是人类幼崽,根本无从得知当时发生的事情。
好在饭菜上来了,也不用随便乱找话题说话了,两人果断开始埋头苦吃模式。
正如颜士玉所说,这家菩提居的饭菜别有风味,素食做得完全不逊色于大酒楼的硬菜,李暮歌吃得频频称奇。
要知道李暮歌可是个无肉不欢的家伙,最爱吃肉,每顿饭没有肉,她胃口能少一半。
而这顿饭,一口肉都没有,李暮歌最后吃得愣是有些撑得慌了。
“调味的厨子手艺一绝,太好吃了。”
李暮歌感觉宫里的厨子都没有这么好的手艺,等她在外建府,她一定要请那位厨子到府上做几顿饭。
颜士玉见李暮歌吃得顺心,心情大好,她就说嘛,当初她能带着殿下去文绮楼吃饭,自然也能让殿下爱上另一家酒楼的饭菜。
菩提居距离国子监也不算特别远,以后殿下中午没有什么事,肯定会来菩提居吃,减少殿下去文绮楼的次数,就能减少殿下见穆盈栀的次数。
颜士玉越想越觉得在政斗方面,她简直就是个天才。
天才很快也吃撑了,李暮歌和颜士玉坐不住了,正好底下人少了许多,两人干脆下楼出去逛一逛。
人要是太多,李暮歌可不敢往人群里扎,她惜命得很,怕出意外。
前段时间她才刚经历过刺杀,小心为上。
下午之所以人少了,是因为大多数人已经来佛寺上过香了,下午他们会去河边放灯,或就在家里张罗着摆供,晚上好祭拜先人。
来都来了,李暮歌选择也去佛寺里看看,上一炷香。
李暮歌来得时候,万佛寺上香的香客都快排到门口了,她吃完饭过来,人已经少了大半,没怎么排队就到她了。
颜士玉进去后跪在蒲团上叩拜了几下,手里捏着在门口买的香,拜完起身插在大香炉里。
在烟气中,她双手合十,虔诚许愿。
李暮歌站在一旁,只弯腰拜了拜,随手将香同样插在大香炉中。
比起颜士玉,李暮歌的姿态实在是太随意,一看就不是很虔诚。
过往的香客用奇怪的眼神看了一眼李暮歌,像是在说,不虔诚你进来拜佛做什么?
人拜佛,本就是拜得自己的欲望,想要得到,想要拥有,于是求神拜佛,希望能够借助外力,得到自己想要的。
无论是寿命、健康、财富,通通都在这一声声佛祖保佑之中。
李暮歌擡头看着那巨大的金身佛像,她眼中无喜无悲,没有丝毫欲望。
“十四娘没有想要的东西吗?”
颜士玉手上拿着签筒,随手摇晃着。
李暮歌摇了摇头,“没有求不得。”
因为知道,所求之物求不到就是求不到,所以压根不去强求。
她想要回到原来的世界,想要一切醒来只是自己的一场梦,想要让她的仇人得到应有的报应。
她想要一个完美的家庭,仁父慈母,还有真心对她好的兄弟姊妹。
这些都是注定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求到佛祖面前,也无济于事。
颜士玉不明白李暮歌情绪里低沉的那一部分,她说道:“我有,我希望祖父和姐姐都能身体安康,长命百岁。”
她最后一个音落下,签筒里跳出来一支签。
翻过来的签落在地上,上头两个字让颜士玉脸色微变。
李暮歌也有些 惊疑,她将颜士玉手中的签筒拿过来,大概翻了翻。
里头一共五十支签,算上地上那一支,一共五十一支,大多数都是模棱两可的好话,上上签比较少,上签和中签比较多,下签少,下下签更是少得可怜。
颜士玉就是从少得可怜的下下签里,随便摇出来一支下下签。
李暮歌查看签筒的时候,颜士玉已经将那支下下签从地上捡了起来,她神情凝重,一点儿都开心不起来了。
“所谓命运,并非一成不变,求签又不是定命,事在人为,莫要在意。”
李暮歌干巴巴安慰了颜士玉两句,颜士玉勉强笑笑,将签塞回签筒里,也不拿去解签了,显然完全放弃了求签这件事。
旁边的小沙弥更是大气不敢喘,颜士玉去还签筒的时候,他怕得眼泪都要下来了。
因为在那支下下签落在地上的时候,颜士玉身上的气势十分骇人,让人完全认不出那是平日里开朗直爽的颜士玉。
颜士玉没有理会被吓得不轻的小沙弥,直接跟着李暮歌走出了万佛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