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我是学生,皇位给我 > 第85章 她从痛苦开始接触这个世界,现在要学会爱它

第85章 她从痛苦开始接触这个世界,现在要学会爱它(1/2)

目录

第85章她从痛苦开始接触这个世界,现在要学会爱它

李暮歌对此事的处理, 是居中态度。

她在上早朝的时候,特意将此事单独拎出来商议, 说觉得颜士玉的折子说得有几分道理,又说,不能太过分。

“禁神鬼一说的书籍,不许于诗词之中提及神鬼,此旨意乃是父皇的意思,父皇对之前寻仙一事深恶痛绝,觉得不能让后人步他前尘, 这才下达了旨意, 父皇的初心是好的, 所以决不能让好事变成坏事。”

李暮歌先将罪责全推到皇帝头上, 暗指她其实并不想要实行那张圣旨,只是无奈碍于孝道, 不得不下达旨意。

然后又将旨意的内容定性为好事,言下之意是不能好心办坏事, 拿圣旨作为借口, 互相攻讦。

她说完后, 朝臣们纷纷点头应是, 至于心里是不是觉得李暮歌所言是真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明面上,大家达成了共识。

“以后凡是涉及此圣旨的弹劾折子, 皆交到孤手中, 经由孤核查后, 方可定罪, 除孤以外,他人无权以此罪责, 定罪他人,众爱卿可知晓了?”

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听到这儿,面露难色,他们倒不是多想按照这条荒唐的旨意做事,他们只是不想让皇室手握全部的生杀大权。

“孤定罪之人,可由刑部、大理寺与御史台复议再定,不定罪者,弹劾折子不必陈情,诸位觉得如何?”

大臣们互相看了看,小声议论一番,大多数人都点头觉得没问题,只有少部分不赞成,更有一部分人沉默,显然是中立派,静等他人争论出结果来。

“诸位,父皇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此事不会持续太久。”

李暮歌面露悲伤之色,说的话已经很明白了,那就是此事只会持续到皇帝驾崩。

等皇帝一驾崩,这圣旨就废了。

有了明确的期限,这下子赞同李暮歌所说的大臣更多了。

颜士玉听着周遭大臣的议论,心里叹了口气,她没想到殿下会对此政策如此坚持,世家出身的大臣们可真是好日子过多了,察觉不到危险降临。

颜士玉在一开始就知道李暮歌为何要主张此事,她知道,一旦定罪和惩罚的权力都在李暮歌手中,那世家们就惨了。

不过若是此两项权力都放在殿下手中,那么会被此事波及到的官员会少许多,这期间互相戕害的行为会有所收敛。

对于皇权的统治来说,此举百利而无一害,但对文人与朝臣们来说,它的出现,影响会非常大。

殿下要收拢皇权,她要建立能够完全听从她的意志的国度,这个想法真的非常危险。

颜士玉心中长叹一声,最后加入了支持的行列。

殿下想要做的事情,没法被阻止。

超过三分之二的朝臣点头答应了李暮歌的说法,以后定罪和设定惩罚的权力,将全部掌握在李暮歌手中。

直到皇帝身死,圣旨作废。

大臣们没有意识到这个举措有什么问题,实际上一些特殊的罪名,从始至终权力都握在皇室手中,比如谋逆一类的罪名,还不都是皇帝自己说。

他觉得谁谋逆了,谁就是谋逆了,是判斩首还是流放,全由皇帝来选。

涉及皇室颜面与皇室权力的罪,就是皇室自己说了算。

当一个残暴昏庸的人坐上皇位,整个国家都将完蛋的原因,就是因为皇室的权力非常大。

大臣们不觉得李暮歌是个残暴昏庸的人,她一直以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手段,都相当温和。

所以将此事交由李暮歌来办,想必不会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出现大问题。

李暮歌达成了自己的第一个目的后,马上开始说第二件事。

这第二件事,就是控制佛庙道观,她也不说别的,只说现在有很多假和尚假道士骗人钱财。

“招摇撞骗者繁多不说,还有一些人,会以毒炼药,再以高价售卖给个人,被骗了钱财便也罢了,最后搭上一条命,可就太冤了。”

李暮歌说这话时,一脸痛心疾首,百官们不由自主想起了瘫痪在床上,说话都费事的皇帝。

他们刚想到皇帝,李暮歌就拿皇帝出来说事了。

“就说那丹阳子,父皇之前对他何等的好,给他尊贵的身份,赐予他金银细软,他住在宫中,何等快活自在!父皇只是想让他好好炼药,最后他把父皇炼成了废人!”

李暮歌说起此事,泫然欲泣,悲痛万分。

好几个官员看向记录早朝的起居舍人,不知道他该怎么记录早朝内容。

圣旨刚下,说不让记录那些神鬼之事,李暮歌现在说的话,全都是神鬼之事,还正是皇帝最忌讳叫人谈及的事情。

起居舍人也有些迟疑,最后他还是选择如实记录,反正最后他是否触犯圣旨,由殿下说了算。

殿下总不能因为他忠于职守罚他,真罚也不会罚太重。

李暮歌注意到一些大臣在看起居舍人,明白那些大臣是想通过起居舍人的记录,了解她是否会无差别定罪。

自古以来,史官的笔杆子都是决不能碰的存在,皇帝一言一行都被史官记录,她还想有个好点儿的名声,之前都愿意做一些布置,来隐瞒史官的笔杆子,现在自然不会自毁长城。

她既然在朝堂上说了,就是默许了史官记录。

“殿下所言极是,那些假和尚假道士,实在是祸害匪浅,该用些法子,治一治他们,只是佛庙道观拥趸者众多,朝堂总不好公然毁庙砸观,易引起民愤。”

颜士玉站出来同李暮歌说道,正式提出佛庙道观有问题,需要整治的人,全朝堂就她一个,覃昌之前说得反驳之语算不上支持,所以只能她站出来说。

她在折子上的言论很激进,现在在朝堂上的发言,反倒比较温和。

李暮歌察觉到颜士玉的态度变了,之前颜士玉在朝堂上针对覃昌时,那个状态特别像是要将覃昌碎尸万段,才能解心头之恨,为了扳倒覃家,她好像可以做任何事。

现在她变得温和了许多,一夕之间,像是改变了自己的政治诉求。

所以她之前的猜测是对的,颜士玉针对覃昌,一部分是私仇,一部分原因,是想要劝她别弄文字狱。

李暮歌想到这儿,意味深长地看了颜士玉一眼,没有在早朝上说闲话的意思,直接顺着颜士玉的话说:“假和尚假道士其害深远,不能因几个无知百姓,就放任不管,诸位若有想法,可上奏,今日早朝到这儿吧。”

李暮歌起身,走出去的时候,跟梁忠说了一声,让他将颜士玉带到书房去。

李暮歌换下朝服,穿上更便于行动的常服后,才到了书房,颜士玉已经在书房等了一会儿了。

“臣见过殿下,殿下万安。”

李暮歌进去,颜士玉行了一礼。

“免礼,坐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