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 > 第88章 闻声而至

第88章 闻声而至(1/2)

目录

洪承畴被困得几近绝望,看着麾下近十万将士。

若继续顽抗,只会全军覆没。

而清军仅是围而不攻,令人憋闷不已。

缺水少粮,无任何补给。

硬撑十日后,清军开始投以食物饮水。

清军喊话:“投降免死。”

“明朝已亡,终将归于大清。”

“归降我军,赐予厚禄。”

每日如此重复,食物饮水虽有供应,但从不充足。

仍有大批将士忍饥挨渴,*乱渐起。

他们不怕战死沙场,却畏惧在这荒郊野外活活饿毙。

眼见军心动摇,哗变一触即发。

“投降吧。”洪承畴环顾诸将,终于开口。

众将皆低头默许,唯有曹变蛟昂首不屈。

他从未沾染清军给予的食物饮水。

洪承畴叹息道:“或许大明气数已尽,有祖大寿之辈,难以守住。”

随即,他率领愿意归降之人离开隐匿之地,放下兵器,如俘虏般离开。

“洪承畴,我耻于与你同朝!”曹变蛟怒吼,却无法扭转结局。

近十万大军,存活者不过十之一二。

曹变蛟带领余部跃马扬鞭,奋勇冲锋。

宁死不降,哪怕葬身敌手。

曹变蛟本以为两千人因人数少而侥幸突围,殊不知山坳狭窄,战马无法施展,他们只能弃马步行。很快,清军大队人马逼近,为首的将领虽面目模糊,却统领着三万精锐,步步紧逼。

在这狭隘之地,饥饿多日的曹变蛟深知难以抵挡。即便内心尚存一丝意志,身体却早已疲惫不堪。然而,这坚持换来的不是生路,而是更强大的敌人。

曹变蛟止步,环视身旁的两千士卒,沉声问:“谁愿降?”他手中长刀已蓄势待发,只要有人开口投降,便要斩下首级。然而,回应他的是一片令他动容的誓言。

“将军,我辈岂如洪承畴那般懦弱!”

“宁死不屈,唯有拼杀到底!”

“拼杀!拼杀!拼杀!”

曹变蛟深受鼓舞,高呼:“今日若能脱险,诸位便是我生死与共的兄弟!”话音未落,豪格率部赶到。

尽管兵力悬殊,豪格并未贸然进攻,毕竟他会讲汉语。他高声劝降:“明军诸将,何必苦撑,速降可免一死。”其后三万大军虎视眈眈,火铳、弓箭、铁骑齐备,这场战斗仿佛胜负已定。

曹变蛟转身面对士卒,挥手指向前方,振臂大喊:“万胜!”

“万胜!”士卒齐声呼应,气势如虹。

豪格皱眉冷哼:“既如此执迷不悟,带回也是累赘。”随即,火铳营准备射击。

就在此时,赵掌司驻足,侧耳倾听远处的喊杀声。胡思明低语:“这般声响,必是我大明将士的呐喊。”

“撤回去向太子禀报?”赵掌司面对这般阵势,毫无经验,下意识地询问身旁的胡思明。

“先探探情况。”胡思明神色从容,带领手下悄然接近。

刚靠近,便瞧见隐藏的明军与端铳的清军。

赵掌司目睹此景,激动道:“赶紧去救他们吧。”

“赵大人,镇定!”胡思明低喝一声。

此刻赵掌司才注意到,清军人数上万,而己方不过五千余人。

更糟的是,这边的明军已是疲惫不堪,根本无力抵抗。

“可是……”赵掌司欲言又止。

随即,胡思明笑道:“并非全然无望。”

“小凳子!”他唤了一声。

立刻,一名瘦小的少年出现在两人面前。

“大人。”

“快马赶回禀告太子当前状况。”胡思明说道。

“遵命!”

话毕,小凳子迅速离去。

“赵掌司,率五百人绕至另一侧,见我挥旗,立即开火!”胡思明下令。

“好!”赵掌司兴奋应答。

“稍等,若见我们撤离,切勿恋战,即刻转身离开,明白了吗?”

赵掌司点头:“明白。”

------------

豪格早已按捺不住,不愿再与曹变蛟纠缠。

直截了当地命令:“开火!”

曹变蛟并非不知死活,毕竟也是血肉之躯,挨铳便会丧命。

他们无所畏惧,只盼在倒下前能多杀些敌军。

然而,清军显然无意给予他们这样的机会。

就在清军射击后,忽然,两侧高地传来铳声。

并且,目标正是清军亡国!

豪格尚未弄清状况,肩上已被击中一铳。

“混账明军!”豪格怒不可遏。

意识到遭遇埋伏,他环顾四周,却怎么也找不到敌人所在。

火铳营的清兵被突如其来的密集枪声惊得一愣,莫非是明军的增援到了?

抱着这个念头,清兵们急忙寻找掩护。

他们隐藏身形,搜寻着明军增援的踪迹。

曹变蛟听见四周枪声大作,心中狂喜!

“是援军!是太子!太子来救咱们了!兄弟们,别放弃,再撑一会儿,快跑!”曹变蛟喊道。

他们并未贸然站起来冲锋,曹变蛟向来是个脚踏实地的人。

若需冲锋,他绝不会迟疑。但眼下所谓的援军在高处用火铳射击,并未明确示意他们起身一同出击。

也许,这支援军人数不多。

而且从战局考虑,倘若这些援军意识到救援他们可能导致自身陷入险境,定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他们。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曹变蛟唯一的办法就是逃跑,抓紧时间跑,头也不回地跑。

胡思明见曹变蛟反应迅速,投去赞许的目光。

“分批撤退,每批一百人!”胡思明下令。

战争的冷酷在于,有些牺牲不可避免。

比如救曹变蛟,他们原本只有千人。

这一千人,如何抵挡得住豪格的三万大军?

但他们也有优势,简单说就是他们在暗处。

上万支火铳也好,上千支火铳也罢。

当枪声响起时,谁也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多少武器。

豪格第一时间让部下隐蔽,这是正确的选择,况且他还挨了一枪。

所以,胡思明这边的火力不能停止。

一旦他们突然集体撤离,枪声骤停。

那么,豪格可能会立刻察觉到异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