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诅咒案(1/2)
先人诅咒案
“微臣如果有心想帮李家,绝不会用这么蠢的方法,信只有齐安、我以及凶手知晓,只要毁掉信件,至于齐安和凶手的死活……也不难办到。”
天后背在身后的手指微曲,擡眸道:“平身吧。”
吱呀—
门轻轻合上,杜檀昔揉了揉胳膊,拿起桌上的锁,若有所思。
下午,县令来了,往日不要半个时辰就能写完的奏报,足足写了一个多时辰。
杜檀昔每写一句赵盛都要在旁增添润色自己的功绩,写到中途不满意又要重写,如此两次,杜檀昔再好的脾气也气笑了,暗暗警告几句,这才写完。
天后暗访长安,很快回了洛阳,三天后,回信传来:李焕全家押回洛阳审讯。这事没有交给她办,而是交给了郑刺史。
“李家马上要走了。”
凤府。
铜红色的案上,茶炉烧得滚烫,凤吟舀了一勺茶叶放在磨子滚动,磨好了撒入炉中,茶香悠悠泛开。
冒着热气儿的茶摆在眼前,杜檀昔推到一旁,五月儿的天,谁喝得下。
“嗯,是要走了。”
凤吟倒像个没事人,捧茶吹了吹,“你不去送送?”
“有什么好送的?”杜檀昔抓起一小把茶叶,放入制茶的磨子中,“我尚且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此话怎讲?”
她擡眸瞥了凤吟一眼,轻笑道:“长安我待不了多久,你呢,是要回江都?”
凤吟微怔,却见杜檀昔笑意吟吟,没有半分责色。
“或许吧,你说待不了多久是什么意思?”她不说,凤吟也默契不提,顺着话问了下去。
“到时候就知道了,不过在走之前你要帮我个忙。”
出来时,天色已晚,百姓三三两两散步闲谈,卖水果趁凉快出来摆摊,见杜檀昔经过,捡起两个油桃,“断案史,吃个油桃,新鲜的。”
“多谢婶子,”杜檀昔接过,笑道:“幺妹怎么样,病好了吧?”
“好了,再歇两天就能和我一块出来了。”
聊了会天,她提着两个花草圆球灯笼交给邮驿,千叮咛万嘱咐要交到太平公主手里。
.
嘉宁在得到杜檀昔的点头后,大早上背药箱出去了,树上蝉鸣此起彼伏,青梅经过,见杜檀昔倚在窗边看书,小声喊人搬来梯子驱蝉。
“断案史。”勾弦和寻霜来了,俩人背着包袱站在门口,勾弦递来一方砚台:“我们是来向你辞行的,叨扰许久,这是我在摊子上淘的,成色不错,就当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你们要走?”杜檀昔有些意外,道:“要不吃完午饭再走。”
“不了,”寻霜摇头,“现在天凉快,再耽误就热了。”
既如此,杜檀昔也不再挽留,送他们出了府。
“不好了不好了!”没走两步,嘉宁匆忙的身影跑来,突然间,药箱带子断裂,里面的东西哗啦啦落一地,她顾不得捡起,喊道:“不好了,武三思来了,看样子是要来找你问罪呢!”
杜檀昔心沉了半截,语气却异常冷静:“你们快走,嘉宁你赶紧躲到府里去。”
寻霜蹙眉,“不行,你有难,我们不能不讲义气,我要留下。”
勾弦点头:“阿姐留下我就留下。”
杜檀昔劝不动两个人,时间紧迫,现在最关键的是不能让武三思看见嘉宁,“嘉宁,你必须藏起来,快。”
嘉宁掉头往府里跑,杜檀昔稍稍安心,目光一转,见了掉在地上的东西,巷口的马蹄声越来越近,勾弦一个闪身,快速捡完,故意大声道:“多谢断案史多日的款待,我和阿姐感激不尽,现在我们要回汶县,以后有机会再聚,告辞。”
“谁也不许走。”
绣了‘唐’的旗帜在半空飘扬,武三思坐在马上,朝后摆手,军队停了下来,他冷眼扫过三人,落在杜檀昔身上,“杜檀昔,天堂有路你不走,非要走偏路,那就不要怪我不讲情面,来人,给我搜。”
士兵闯入杜府,里面的仆人全被赶了出来。
“武尚书,我也是朝廷命官,无故闯入府中,是不是该有个解释?”
“解释?”武三思把玩马鞭,扬起的嘴角充满不屑,“天后的意思,这个解释够不够?”
崔侍郎说嘉宁郡主身患重病,送乡下静养去了,他半个字都不信,本来不想多管闲事,杜檀昔倒好,仗着天高皇帝远,胡作非为,以为自己多大的能耐,今天他就要让她记住,武家不是好惹的。
寻霜想起嘉宁藏在府里,眸中露出担忧,朝杜檀昔望去,杜檀昔神色依旧没有变化。
“回尚书,没搜到。”士兵陆陆续续回来禀报。
“不可能,你们仔细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