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第5章 辽源市《东辽县》

第5章 辽源市《东辽县》(1/2)

目录

东辽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总面积达2186平方公里 。它如一位低调的隐者,虽不张扬,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以及令人心醉的自然风光,等待着人们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一、十三个乡镇的独特风貌

东辽县下辖13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发展脉络。

1. 白泉镇:作为东辽县的县城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交通便捷,多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为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镇上基础设施完善,商业氛围浓厚,大型超市、购物中心林立,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白泉镇还拥有丰富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学校、医院等机构一应俱全,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 渭津镇:工业发展成果显着,已形成了以建材、机械加工等为主的产业格局。走进渭津镇,能看到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拔地而起,机器的轰鸣声奏响了经济发展的乐章。这些企业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渭津镇的工业园区内,各类企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东辽县的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3. 安恕镇:农业特色突出,是东辽县重要的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这里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足,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每到丰收季节,田野里一片金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颗粒饱满,等待着农民的收割。安恕镇还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引进了一些优质的蔬菜品种,如有机黄瓜、西红柿等,通过绿色种植技术,生产出的蔬菜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市场欢迎。

4. 安石镇:特色农产品丰富,水果、中药材等在市场上颇具知名度。安石镇的果园里,种植着各种水果,如苹果、梨、葡萄等,每到成熟季节,果香四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同时,安石镇还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黄芪、党参等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安石镇的农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还远销海外,为东辽县的农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5. 泉太镇: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走进泉太镇,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世界,青山绿水环绕,空气清新宜人。这里有许多自然景观,如清澈的溪流、奇特的山峰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泉太镇还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建设了一些农家乐和度假村,为游客提供了体验乡村生活的机会。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参与农事活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6. 建安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保存着一些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民俗文化。建安镇的老街巷中,还能看到一些明清时期的建筑,这些建筑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建安镇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如舞龙舞狮、踩高跷等,每到节日期间,这些活动便会热闹上演,吸引了众多居民和游客前来观看。建安镇的民俗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7. 辽河源镇:作为东辽河的发源地,地理位置独特,自然风光秀丽。这里山清水秀,森林资源丰富,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辽河源镇还拥有许多与东辽河相关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古渡口、古桥等,这些遗迹见证了东辽河的历史变迁。辽河源镇的旅游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探寻东辽河的源头,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辽河源镇还积极开发与东辽河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如东辽河文化纪念品、东辽河风情体验游等,让游客更好地了解东辽河的文化内涵。

8. 平岗镇: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石灰石等储量较大,矿业经济是其重要支柱。平岗镇的矿山上,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地开采着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还为国家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平岗镇在发展矿业经济的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通过引进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9. 云顶镇:畜牧业发达,养殖规模较大,肉类产品品质优良。走进云顶镇的养殖场,能看到一群群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云顶镇的畜牧业采用现代化的养殖技术,注重动物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生产出的肉类产品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云顶镇还积极发展畜牧业的产业链,建设了肉类加工厂、饲料加工厂等企业,提高了畜牧业的附加值,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10. 足民乡:以农业种植为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产量较高。足民乡的田野里,一望无际的玉米和大豆在微风中摇曳,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农民勤劳朴实,他们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不断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足民乡还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引进了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将当地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11. 金州乡: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鴜鹭湖等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鴜鹭湖景区内,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群山环抱,景色十分迷人。每年春季,大量的鴜鹭在此栖息繁衍,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金州乡还依托鴜鹭湖景区,开发了一系列的旅游项目,如游船观光、垂钓、露营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金州乡还注重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加强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为游客创造了一个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

12. 甲山乡:自然风光旖旎,有许多适合徒步旅行和登山的地方。甲山乡的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是徒步旅行和登山爱好者的天堂。沿着山间的小道前行,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甲山乡还拥有一些独特的自然景观,如瀑布、峡谷等,让人流连忘返。甲山乡还积极发展户外运动产业,举办了一些徒步旅行和登山比赛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前来参与。

13. 凌云乡:特色农业发展迅速,花卉、草莓等种植产业逐渐兴起。凌云乡的花卉种植基地里,各种花卉争奇斗艳,五彩斑斓,仿佛是一个花的海洋。草莓种植园里,一颗颗鲜红的草莓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凌云乡的特色农业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品牌建设,生产出的花卉和草莓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还远销海外。凌云乡还积极发展农业观光旅游,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体验采摘的乐趣。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东辽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繁衍、生息。历经多个朝代的更迭,东辽县的归属也不断发生变化。唐、虞、夏、商、周朝,这里为息慎氏境;战国至秦朝,属辽东郡;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属玄菟郡;隋朝,属高句丽北境;唐朝,先属河北道都护府,后属渤海扶余府;宋朝,先属辽长岭府,后属金恤品路;元朝,先属辽阳行省开元路咸平府东境,后属辽东宣慰司;明初,属三万卫,明末属叶赫部 。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将此地辟为大围场;清康熙年间,这里被划为盛京围场,成为皇室狩猎用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置西安县,属奉天省海龙府。此后,东辽县的建制经历了多次调整。1956年8月1日,因与陕西省西安市重名,经国务院批准,西安县改名东辽县。在历史的长河中,东辽县经历了与辽源市的三合四分,1983年恢复县制,1985年建县城于白泉镇 。

东辽县的文化底蕴深厚,是东辽河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满族剪纸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作品风格粗犷、奔放,地域民间艺术元素鲜明,满族民俗文化痕迹清晰。2007年,东辽满族剪纸被列入吉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东辽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 。

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东辽二人转,记录了东辽河源头流域各民族先民灿烂的民俗文化发展脉络。它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东辽县分别于2004年、2008年被命名为全国唯一一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二人转)之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