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〇节 大饥荒(2/2)
可作出决定固然方便,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其中千难万难,汇聚成一句话:没兵、没钱!
如今朝廷既要平息民变、又要抵御满洲,现在手里掌握的兵力都指望着一个当两个用,又哪能分兵赴朝作战呢?况且如今侵略朝鲜的,乃是最精锐的满洲八旗兵丁,兵派的少了、派的弱了,根本没用,与给皇太极送人头没有多大区别。
算来算去,崇祯皇帝只能决定:动用姬庆文的明武军。
虽然明武军兵力不过两千人,又在江南同朝鲜远隔千山万水,可眼下明武军却是大明朝廷之内唯一的可以随时调动的机动力量,不用它就等于无兵可用了。这还是第一层原因,还有一层不能明言的原因,就是姬庆文这厮有钱的紧,派明武军出征,朝廷只需要象征性地付一些军饷,其余缺口和亏空姬庆文自然有办法解决。
当然了,只派两千人的明武军兵力肯定是不够的,朝廷又从各地卫所调集了两万来人,陆陆续续赶往朝鲜会同作战。
其实崇祯帝还打算征调四川土司秦良玉家的白杆兵的,只是因为四川路途遥远,又有蜀道阻隔,往返一趟至少需要大半年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便索性作罢了。
一道调兵的圣旨传来,放在姬庆文的桌案之上,姬庆文却没有丝毫惊讶,因为这个消息,他早就已经知道了。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