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 > 第271章 我们的家园怎么了?

第271章 我们的家园怎么了?(1/2)

目录

宋峰摇摇头又点点头:“我对你说的这些专业东西不懂,但我能明白你的意思。请继续说下去。”

“如果他们要是知道把你吸引了去,他们就会照着这个方向研究下去,说不定真能让他们研究成功新式武器,那样世界格局也许会发生重大变化,而后来发生的一切也许会改写。罢了,宇宙间没有如果。3141基地的武器化尝试虽然暂时搁浅,但对球状闪电的研究还在继续。1985年,苏联加大了资金和设备支持,引入更先进的量子探测器和量子物理实验设备。然而,随着研究的推进,更多的谜团接踵而至。

研究人员发现,球状闪电的内部结构和物理机制极为复杂,现有理论根本无法解释。他们建立了各种数学模型,试图描述球状闪电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但这些模型总是与实验结果存在偏差,无法准确预测球状闪电的行为。到了1988年,经过10余年的深入研究,尽管在球状闪电的特性探索上取得一定成果,陆续制造出的二十七个球状闪电毫无规律可言,每一次出现的参数条件都大相径庭,难以总结出通用的制造方法,距离实现球状闪电的可控应用仍遥遥无期。到了1990年,随着苏联解体的迹象愈发明显,基地的管理陷入混乱,研究工作基本停滞。

对了,你应该不知道苏联后来解体了,变成了很多小国家,最大的一个国家是俄罗斯,所以我刚才说前苏联,我们那时都这样称呼,这个你要想知道详情我们以后再说。”看宋峰吃惊地想说话,云天明暂时阻止了他,接着说道:“到了1991年底,苏联正式解体,3141项目因缺乏后续支持而彻底终止。基地的研究资料被封存,大部分设备被拆解或转移,曾经神秘而宏大的球状闪电研究计划,最终成为了一段尘封的历史 。

而我们国家后来居上,最终在二十一世纪初成功研究出球状闪电通用的制造方法,第一位成功实现量子态的是一位女军人,她叫林云(可阅读刘慈欣的小说《球状闪电》与《全频带阻塞干扰》),她为此付出年轻的生命。”说着,云天明看向郭松军与王永利,“她的成功才有了后来丁仪教授制造出的宏原子,进而才有了泰勒的量子军团的设想,最终制造出了将我们都送到这里来的量子灵魂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都是间接地被球状闪电送到这个世界,这就是我们的共同点。”

宋峰迷茫而不解地问:“林公子,你说的这些我彻底不懂了。我还有一个疑问,我从3141基地离开后,为何会去了长白山天池?听你的意思那个地方是怎么回事你们应该知道,如果不涉及保密的话,可以和我说说那里吗?”

面对宋峰的小心翼翼,云天明十分敬佩,那个时代搞科研的专家们保密意识十分强烈,哪怕转世轮回,他们脑海中还是刻下了保护国家机密的深刻烙印。

“彭大哥,这个完全可以告诉你,除了我们几个后世来的人,你就是告诉这个世界的人他们也不懂,所以不存在保密之类的事。天池水中的光点其实是一个空间通道,不过它不是三维的,而是四维甚至高维的产物,是地外高等文明设下的。关于维度问题你可能也不大了解,一会儿我会给你简单介绍一下。之所以你被召唤到那里,是因为那个空间通道有温养强化灵魂之力的功能,一切高于常人的灵魂都会被吸引过去。至于你的灵魂之力为何比普通人强,这应该是量子捕捉器的功劳,你粘在上面几十年,相当于灵魂被量子之力滋养了几十年,我想量子学说你应该能知道一些吧?”

“这个我还真知道一些,我记得最早是德国科学家普朗克1914年提出“量子”概念,后来学者钱智修通过译文 《宇宙连续论》将这个概念引入中国的。不过,我个人认为墨子的“小孔成像”实验揭示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才为量子理论奠定基础。不知道对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