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 > 第84章 克敌制胜

第84章 克敌制胜(1/2)

目录

他跪下长叹道:“太子殿下,这一路可把我累坏了。”

朱慈烺瞥见赵掌司,语气不悦:“你追我做什么?”

“太子殿下出征,又调我入天雄军,我自当随行,否则调我又有何意义?”赵掌司正色道。

听到此言,朱慈烺忍俊不禁:“赵大人,言重了,请起身吧。”

朱慈烺深知麾下武将匮乏,这也是为何听闻赵掌司善用兵后如此欣喜的原因。

不过,并非非要赵掌司同行北上。

原打算让他留在京中辅佐许诸,不曾想他竟主动跟来了。

赵掌司的行事风格本就积极进取,若仅让他守城,怕是也不会称心如意。

想通这一点,朱慈烺吩咐道:“来人,备些酒食,好好款待赵掌司。”

既来之,则安之。

或许多一位赵掌司,真能扭转当前局势。

“谢太子殿下。”赵掌司连忙致谢。

就在天雄军按部就班前行之际,朱慈烺并不知晓,他们已被盯上了。

------------

朱慈烺北上的消息甫一传出,便迅速传至多尔衮耳中。

此时,多尔衮仍在皇太极的中军大帐内。

“陛下,明太子不可不防!”多尔衮再度进谏。

皇太极身材矮胖,身穿明黄色龙袍,抚弄着唇边的小胡子。

他此行首要目的便是夺取锦州。

然而,锦州如今已固若金汤。

祖大寿那厮死活不肯出城,城门始终紧闭。

更让人愤慨的是,他们在城内能够完全实现自我供给。

在这种状况下,只要祖大寿愿意,他便可以在城中坚守一生。

然而,祖大寿若终生驻守城中,清军便永远无法穿越而入大明境内。

谁又能保证,在他们经过时,祖大寿不会突然打开城门,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呢?

因此,祖大寿这个隐患必须铲除。

既然直接攻打不行,那就只能采取安抚策略。

皇太极与多尔衮有着同样的想法,那就是招降。

只要祖大寿不肯归降,他们便不会越过山海关。

如今,皇太极与多尔衮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洪承畴身上。

就在他们准备全力进攻之际,朱慈烺率领的一万五千大军北上之事传入了他们的耳中。

多尔衮在听到这一消息后,已经坐立不安。

“皇上,大明太子不得不防啊。”

“这大明太子,真有那么可怕吗?”

皇太极注视着多尔衮,又看了看豪格。

豪格默不作声,他的脸已结痂。

只是这张脸,恐怕此生都无法恢复如初了。

被烧伤的恨意,始终深埋在豪格心中。

豪格只有一个念头,他想回到太原。

可惜的是,听说大明太子已经将那人调离。

豪格至今仍忘不了赵掌司的模样。

“什么大明太子,我不在乎什么大明太子,我也不管来的人是谁,我一定要找到那个人,我要在他脸上留下印记!”

此时的豪格已被仇恨冲昏头脑,但多尔衮没有,他只是冷静地陈述事实。

豪格瞧不起大明太子,他未曾与之有过交集。

可多尔衮不同,他确实面对面地接触过。

唯有真正面对朱慈烺,才能明白他究竟有多可怕。

这也是为何,多尔衮执意要皇太极重视朱慈烺的原因。

“区区一万五千人而已,能对我们有何影响?”

到目前为止,皇太极依然抱持如此简单的看法。

一万五千人,能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

但多尔衮却说道:“皇上,我们绝不可轻视任何对手,否则他们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那好,派五千骑兵前去,将他们冲散便是。”

太子朱慈烺自幼便受尽宠爱,即便他与众不同,能够统率军队、深入战场,又能怎样?他皇太极可以做到,他的儿子豪格可以做到,亲王多尔衮亦然。他们大清并不缺这样的人才。小小的朱慈烺,难道还能掀起什么滔天巨浪不成?因此,皇太极并未将朱慈烺放在心上。然而,他依然派出五千精骑。

一万五千步卒对阵五千骑兵,结果自然显而易见。从京城到锦州这一路上地势平坦,毫无阻碍。皇太极与多尔衮深知,即便拥有火铳和强阵,也难以抵挡这五千铁骑。

但多尔衮却认为不可草率行事,仅凭五千骑兵难以成事。

“陛下,恳请准许我率领一万骑兵、一万火铳手以及一营步兵,总共不过三万人,望陛下恩准!”多尔衮的请求让皇太极惊愕不已。

“多尔衮,你是不是糊涂了?”皇太极忍不住质疑。

“臣并未糊涂。”多尔衮坚定地说道。此时营帐内气氛凝重至极。

皇太极为何亲自出征?虽身为皇帝,却仍冒险亲征,这对他来说风险极大。可他别无选择,因为多尔衮正逐渐功高震主。

作为努尔哈赤之子,同属爱新觉罗家族,两人关系微妙。如果多尔衮的功绩太过耀眼,麾下兵力过多,皇太极的地位岂非岌岌可危?

多尔衮心中所思,皇太极无从知晓,但他自己清楚应如何应对。

“三万对一万五,贝勒爷是否太过谨慎?或者您是另有打算?”豪格在一旁轻声问道。这对父子关系本就不睦,自然不会称呼多尔衮为叔叔。

面对二人的质疑,多尔衮情绪激动。“陛下,多铎已亡,死于大明太子之手。豪格之事我也有所耳闻,我同样愤恨。但如今我朝初建,一切需以稳固为先,稳定方为最佳策略。大明太子的实力,我最为了解,绝不能只派五千骑兵应付!”

多尔衮耐心劝说,将朱慈烺的实力详细道出。

皇太极却默不作声,静静凝视着同父异母的兄弟。

三人陷入一种莫名的沉寂,不知持续了多久。

“五千,就五千。”皇太极终于开口。

无论他是否怀疑朱慈烺的真实能力,还是对多尔衮有所戒备,他还是拨出了五千骑兵。

听闻此数,多尔衮不禁轻笑。

“遵命,臣告退。”

离开后,多尔衮的脸色略显阴郁。

从皇太极那里争取援兵未果,只拿到五千骑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