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第3章 通化市《通化县》

第3章 通化市《通化县》(1/2)

目录

通化县,隶属吉林省通化市,坐落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西南麓,幅员面积达3724平方公里 。它如一位隐匿在山水之间的智者,默默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等待着人们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一、乡镇风采

通化县下辖10镇5乡,每个乡镇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

- 快大茂镇:作为县政府驻地,快大茂镇位于通化县中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距离通化市区仅19千米 。这里交通便利,是全县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镇内基础设施完善,商业繁荣,高楼大厦林立。快大茂镇不仅有着现代化的气息,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建筑和文化习俗。在一些老街巷中,能看到具有东北特色的民居,灰瓦白墙,质朴而温馨。每到传统节日,镇上还会举行热闹的庆祝活动,如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表演,吸引着众多居民和游客前来观赏。

- 二密镇:二密镇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这里有着茂密的森林,森林覆盖率较高,山林中蕴藏着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在过去,矿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二密镇在积极转型,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镇内有一些农业采摘园,种植着草莓、葡萄、苹果等水果,每到收获季节,游客可以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同时,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还开发了一些徒步旅行线路,让游客能够亲近大自然,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丽。

- 果松镇:果松镇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景色十分迷人。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持得非常好,空气清新,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果松镇还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七道沟死难同胞纪念地就位于这里,它见证了那段惨痛的历史,时刻提醒着人们要珍惜和平。如今,果松镇积极发展红色旅游,通过建设纪念馆、修复历史遗迹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 石湖镇:石湖镇地处偏远山区,却有着独特的魅力。这里是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和石湖国家森林公园的所在地,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保护区内森林茂密,植被种类繁多,是许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原始森林的风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同时,石湖镇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如当地的民间手工艺制作,像竹编、木雕等,都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 大安镇:大安镇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而吸引着众多游客。这里的居民大多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比如每年的丰收节,村民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大家穿着传统的服饰,载歌载舞,表达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大安镇的美食也极具特色,当地的农家菜以其原汁原味、食材新鲜而受到游客的喜爱,像铁锅炖、粘豆包等,都是不可错过的美味。

- 光华镇:光华镇的自然风光如诗如画,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漫山遍野的鲜花盛开,五彩斑斓,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夏天,青山绿水,气候凉爽,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天,层林尽染,红叶满山,景色美不胜收;冬天,银装素裹,一片洁白,是滑雪爱好者的天堂。此外,光华镇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 兴林镇:兴林镇是一个充满红色记忆的地方,是东北抗联的重要活动区域。这里留存着许多抗联遗址和故事,杨靖宇等民族英雄曾在此浴血奋战。如今,兴林镇积极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线路,通过参观抗联遗址、听老战士讲述战斗故事等方式,让游客深刻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承抗联精神。同时,兴林镇也在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了许多优质的农产品,如木耳、香菇等,通过电商等渠道销售到全国各地。

- 英额布镇:英额布镇水资源丰富,英额布水库就坐落于此。水库不仅为当地的农业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还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游客可以在水库边欣赏湖光山色,钓鱼、划船,享受悠闲的时光。英额布镇的农业也比较发达,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是通化县的重要粮食产区之一。

- 三棵榆树镇:三棵榆树镇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而闻名。这里保存着一些古老的建筑和历史遗址,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镇内的古建筑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三棵榆树镇还注重文化传承和发展,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举办文化节、民俗展览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当地的文化。

- 江甸镇:江甸镇位于通化县南部,与集安市接壤。这里的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美,有着独特的田园风光。江甸镇的农业以种植水果和蔬菜为主,水果口感鲜美,蔬菜绿色健康,深受市场欢迎。此外,江甸镇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了一些农家乐和民宿,让游客能够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

- 金斗朝鲜族满族乡:该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朝鲜族和满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朝鲜族的歌舞、美食,满族的传统服饰、礼仪等,都在这里得以传承和发扬。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朝鲜族的长鼓舞、顶水舞等精彩表演,品尝到朝鲜族的泡菜、打糕等美食,还可以参与满族的传统礼仪活动,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

- 大泉源满族朝鲜族乡:大泉源满族朝鲜族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大泉源酒的产地,大泉源酒酿造技艺源远流长,是中国着名的白酒品牌之一。游客可以参观大泉源酒的酿造工厂,了解白酒的酿造过程,品尝香醇的美酒。同时,乡内还有一些历史文化遗迹,如古老的庙宇、碑刻等,见证了这里的历史变迁。

- 富江乡:富江乡自然风光优美,森林覆盖率高,是一个天然的生态屏障。这里的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富江乡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中药材资源,在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 四棚乡:四棚乡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俗文化而吸引着游客。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四棚乡的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当地的居民保留着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如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民间艺术表演等。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感受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

- 东来乡:东来乡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这里的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农作物产量高、品质好。东来乡还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如种植花卉、中药材等,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东来乡也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利用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

二、历史溯源与文化脉络

通化县历史源远流长,周秦时期属燕辽东郡。西汉时期,这里属玄菟郡上殷台县 。西汉末期,北扶余族一支南下至卒本川,建国称卒本扶余,后占据西汉玄菟郡的高句丽县,始称高句丽,通化县属高句丽。此后,在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时期,这里一直为高句丽割据,虽臣服于中原各王朝,但也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轨迹。

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灭高句丽后设安东督护府,辖九州,通化县属哥勿州(州治在今通化县快大茂镇赤柏松古城 )。唐渤海时期,通化县属西京鸭绿府正州。辽属东京道正州,金属东京路、婆速府路。元时,这里属辽阳行省东宁府辖地。明属奴尔干都司建州卫王甲部。

清初,通化县属盛京岫岩州,后因保护发祥地实行封禁。清光绪三年(1877年),分岫岩东边地置通化县 。清光绪四年(1878年),通化县属盛京、兴京府。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划出临江、辑安、柳河县后,县境范围有所变化。宣统元年(1909年),又将德生半个保划归临江县 。

民国时期,通化县的归属也经历了多次变化。民国二年(1913年)属奉天省东边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划大荒沟以北归金川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归奉天省直属;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安东省;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通化省;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属安东省;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属通化省,5月属辽宁省;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通化县、市合署设治,属辽宁省,12月通化县、市划归安东省辖;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通化县、通化市分署设治,通化县属安东省通化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通化县属辽东省通化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2年6月,撤销通化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通化县直属辽东省 。1954年8月,划归吉林省通化地区专员公署所属 。1985年,撤销通化地区,通化县划归通化市管辖 。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化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脉络。这里是多民族聚居地,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如剪纸、刺绣、编织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朝鲜族的歌舞文化、满族的民俗礼仪等,也在这里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通化县还是红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北抗联的重要活动区域,杨靖宇、王凤阁等民族英雄曾在此浴血奋战,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些红色文化成为了通化县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历史人物

通化县这片土地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为国家和地方做出了重要贡献。

- 高志航:被誉为“空军战魂”,他出生于通化县三棵榆树镇沈家村。高志航是中国空军着名的抗日英雄,在抗日战争中,他驾驶战机与日军展开激烈空战,多次立下战功,为保卫祖国的领空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成为了通化县人民的骄傲。

- 李永泰:被称为“空中坦克”,他也是通化县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李永泰驾驶战机与美军作战,面对强大的敌人,他毫不畏惧,凭借着高超的飞行技术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多次成功击退美军,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事迹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